两代人眼中的“三夏”
本文转自:济宁日报
■本报记者 梁琨 鲍童
本报通讯员 刘娜
5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汶上县苑庄镇道立合作社管理的地块时,合作社理事长张虎正握着一把麦穗,与父亲张道立在麦田里巡查。置身滚滚麦浪,爷俩你一言我一语地拉着呱,细说着他们眼中的“三夏”。
“过去,小满节气一过,大伙就开始到田里种玉米,地里都是人。小麦收割的时候,有些地段的玉米苗都长到小腿高了。”张道立拽下一棵还有些青的麦穗,双手揉搓,张开手掌吹去麦壳,把青色的麦粒一股脑塞进了嘴里。“甜,真甜呀……”老张说,麦粒在掌间揉搓时的踏实感和嚼在嘴里的味道是他特别享受的。
张虎看着手里的麦子,接话说:“说实在的,在麦穗上熟透的麦粒,品质还是最好的。看这块田,芒种之后就能收。现如今收割用不了那么多人力,玉米也不用提前种了。麦子熟透了,机械开进麦场作业。收完小麦,紧接着播种,咱的气吸式播种机连着智能导航系统,播种的间距、宽幅,哪怕是有没有下种,都能监控到,智能得很。”
加上眼前的这块方田,道立合作社管理的地块已有2万亩之多。66岁的张道立,自幼随父辈在土地里谋生计。20世纪90年代末,他承包了200亩土地,在驻村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种起了良种,靠着一步步踏实发展,种植规模也从最初的200亩发展到1500亩。2010年,张道立还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荣誉称号。
2012年7月,张道立联合5户农户,注册成立汶上县道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想带领周边群众一起搞良种繁育。最开始几年,靠着老一辈对土地深沉的热爱,合作社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随着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田间管理的问题也渐渐凸显。
“小麦、玉米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而且农产品产量上不去、农民增收难。这些问题,都需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农科技术来破解。”2013年,学集控专业的张虎已在滨州热电厂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可当他看到父亲的心血深陷发展困境时,23岁的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回到父亲身边。
虽说是“粮二代”,可隔行如隔山。最初回到村里时张虎也有些不适应,但靠着年轻人勤奋好学的品质,他一边在地里实践积累经验,一边在县农广校学习农业知识,并积极外出学习先进合作社运行模式,一步步地干出了名堂。
“前些年,张虎因为种地没少和我生气。”张道立回忆说,当时张虎要买“无人机”,张道立就觉得太过花哨。张虎就拿自己攒的钱偷偷买了一台,等到实地用时,才发现省时、省工、省水,还不破坏庄稼,也就默认了张虎的选择。
这两年,张虎在田里建了一套“智能井房+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系统”,可实时监测农田墒情、虫情等,也能结合配套设施,通过手机远程浇水、施肥,大大节省人力,还能实现智能科学管理。
“建这些花哨玩意儿钱不少花,最后能多打几斤粮食?” 看着儿子在地里鼓捣这些新鲜玩意,老张要坐不住了。“咱包的地越来越多,单靠人力和您那几样老家伙什,把咱爷俩累趴下也干不完呀……”爷俩儿动辄争得面红耳赤。
连续两年,张虎的“数字方田”比老爷子悉心打理的常规农田,小麦亩产增加100多斤,玉米增产200多斤,种粮综合成本下降10%。账本面前,老头心里犯嘀咕,嘴上却说不出话。
如今,他们管理的农田智慧化、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步实现了耕、种、管、收、储、加、销一条龙立体服务,带动周边15个村庄发展高效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良种繁育总产值在全国位居前列,为村里 300余名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2019年,道立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现在想想,科技飞速发展,农业生产也要与时俱进。年轻人思想活跃,接受新技术快,肯扎根农村与土地打交道,对农业发展是个好事。”张道立望着随风翻滚的金黄麦浪,满是憧憬地说。
“没有您的支持,我哪敢这样‘肆无忌惮’地尝试。走吧,咱爷俩再去看看演马村的田!”听着父亲的夸赞,张虎的笑容里有几分羞涩也有几分欣慰。他说,其实自己是站在先辈的肩膀上。父辈对土地的执着和热爱,积攒的宝贵耕种经验,还有为人处世的和善心态、包容胸怀,是后辈永远都学不完的。
眼下,张虎父子俩管理的麦子收割在即,他们每天都要到田里转一转,查看麦子的长势情况。所有的农用设备也都修缮一新,为丰产丰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