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为生命保驾护航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120+122”为生命保驾护航
——我市创新建立“警医联动”新模式
■ 郝凯 白迪
5月29日下午,东昌府区梁水镇居民苏某某在梁水镇驾考中心南1公里处,不慎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右侧髋部剧烈疼痛,不敢活动。“我们这里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受伤,请求医疗急救。”18时43分,热心群众拨打了急救电话。
“好的,我们马上启动警医紧急联动预案,派急救车前往,请保持通讯畅通。”
18时46分,仅3分钟,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疗救护车就到达了现场。“你们从哪过来的?怎么这么快?”围观群众惊讶于急救车到达的速度。
原来,为进一步缩短乡镇急救半径,实现“紧急救援再快一秒”,5月8日,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梁水镇急救站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东昌府大队乡镇巡逻三中队创新采用“联合办公”模式,搭建起生命救援的“绿色通道”。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同时,交警同步出动,维持交通秩序,帮助救护车规划好绿波路段,确保了车辆通行顺畅。
“警医联动”“120+122联合办公”一系列工作的启动,是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的生动实践。我市通过创新“警医联动”机制,正在探索事故救援、医疗急救一体化,不断提升急救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聊城人民提供优质、便捷、安全、高效的院前医疗急救和院内医疗服务。
深度合作,打造应急救援体系
“警医联动”具体如何联动?市卫生健康委与交警部门联手,通过多次联席会议确立了联合接警、统一布警、同步出警的协作流程,打造应急救援体系,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梁水镇急救站医生徐庆祥介绍,梁水镇警医联动急救站共配备6名医务人员,按照院前急救管理条例规定,每天一个急救单元,配备医护驾各1人及设备齐全的医疗救护车1辆,实行24小时在线备勤。“我们的5G移动救护车配备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气囊等,就是一个移动急诊室。”徐庆祥说。
“警医联合办公后,我们在接到出警任务时,会及时进行判断,如有需要会请120救护车一同出动,实现交通事故救援、医疗紧急救护一体化,共同担起护佑生命、守护平安的神圣使命。”东昌府交警大队乡镇巡逻三中队中队长李斌说。
“联合办公”模式运行以来,截至5月29日,梁水镇急救站出车51次,出车时间大大缩短,保障了伤者在黄金3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援。
深度融合,拓展应急保障网络
借助“院前急救”改革,创新“警医联动”方式,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交警部门展开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以110、122为信源供给主体,以120急救指挥中心为需求申请主体,以医警联动工作群为信息互通渠道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兼顾了速度和安全,提升了信息研判的效能,极大提高了找到急救报警人的速度,为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开辟了信息链上的“生命绿色通道”。
“警医联动新机制的实施,促进了医疗资源与警务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联合办公,双方共享信息、协同作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为及时和全面的救治保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苏玉凤表示,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未来还将在交通主干道和事故高发区域进一步推广警医联动合作机制,通过布设更多的交通事故急救网点,形成更加完善的救援网络。
深化救助,强化应急能力建设
急救既要追求速度,也要追求质量。为降低伤害,为伤者争取时间,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先后组建了不同级别的创伤救治专家团队,通过专家会诊制度不断提升救治能力。“借助医疗救护车,可加强交通事故伤员现场、途中、院内的指导和救治工作,对现场急救、伤情评估工作开展指导,及时做好伤员收治的各项准备工作。”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树英说。
“警医联合办公后,依托警医联动急救站,我们将不间断向公众普及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知识,在村卫生室布设急救哨点,培训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急救技能,同时持续开展民警急救能力培训,以提升整体救援能力。”梁水镇警医联动急救站医生徐庆祥表示,急救站可以辐射东昌府区梁水镇、斗虎屯、闫寺及冠县辛集、柳林等周边乡镇,协助解决村里的留守老人、儿童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热门相关:这个赘婿有点强 兵王传说 大师救命 吹神 名门极致宠妻:老公轻轻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