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论“数”|加强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在以往,不同数据资源如政务数据、交通数据、文化数据、气象数据、医疗数据、科学数据等,如涓涓细流,虽然也发挥作用,但动能略显不足,价值释放有限。
现如今,借着国家数据要素政策的东风,不同数据资源由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动能更加澎湃,承载更加丰富的功能,让政务服务更贴心、交通更便利、医疗更普惠,浸润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高效、开放创新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发挥着将“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关键作用。以数据驱动、场景牵引,形成数据价值释放的闭环,服务于“数据要素×”各个领域。
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可支撑有效的数据供给。对于数据持有者来说,数据往往仅能赋能单一业务,只有数据如水般“流起来”,才能赋能千行百业。
要在关键技术上解决大规模跨域数据寻址,形成跨域数据调度能力,需要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在网络传输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等方面有更多技术层面的发展。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立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是数据安全治理的前提。通过制定数据—用户策略,实现数据共享使用和安全管理。
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可支撑可控的数据使用。在数据流通利用过程中,数据资源需要围绕场景形成有意义的数据产品。在数据产品的流通过程中,要解决好基于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技术实用化问题,实现智能合约的可解释、可执行。
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可支撑可信的存证监管。用数“行为”的合规,不仅需要企业自证,还需要第三方评价,以及针对问题的溯源取证过程。因此,可信的存证监管,不仅要将用数“行为”的关键痕迹提交到监管中心,还需要支撑安全审计及行为溯源,支撑企业内部用数行为监管,以及国家监管和执法等系列活动。
以可信数据空间支撑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基础设施是以“模式+技术”双轮驱动的,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支撑可信数据流通。
目前,我们在大力推进以可信数据空间支撑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从供给侧到需求侧支撑数据全要素流通过程及管理过程,实现集约化的数据流通保障。可信数据空间如同具备蓄水、水资源开发、水产品应用等多种功能的水坝,服务供数方和用数方,结合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形成数据资源高效供给、数据生态利用和数据产品应用“三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供数要按照统一标准,推动多源融合,形成更大的“势能”。这就要构建标准统一、融合赋能的数据流通体系,探索部省协同的公共数据授权机制,推动部省两级数据融合,扩大数据规模,丰富数据类型,聚焦业务需求促进数据合规流通,提高多主体间数据应用效率。
数据空间跨区域跨行业跨层级融合互联,推进跨领域、跨地区、跨层级的数据流通,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培育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数据供给和使用主体身份交织,加强互动与协作。作为数据提供方,对外提供数据资源,并为数据质量及安全负责。作为数据需求方,明确数据需求、挖掘应用场景,并开发场景化的数据产品。
推动数据应用场景创新,发挥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关键是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要从公共治理及公益事业,产业发展和行业发展来挖掘数据需求,鼓励数据持有者开放数据,支持数据融合研发专业机构打造更强大的赋能能力,构建多方参与的“数据要素×”数据产业生态,实现数据资产价值变现。
我们要全面构建一套供数、用数、管数体系,以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为抓手,推动形成数据资源体系大循环,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用数据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韩国权 程建润 李芳 作者韩国权为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建润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芳为太极股份高级咨询顾问)
热门相关:大数据修仙 痴情王爷:凌贝贝的米虫生活 重生后我成了权臣的掌中娇 爆萌宠妃:狼性邪帝,吃不够 Hello,校草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