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伙7岁失去双臂,成高考状元,去剑桥读研还创业,凭啥
近日,许多人被一个理发的视频震撼到了。
视频制作者是一位没有双臂的年轻人。
普通人用手理发,而他用脚理发。
视频中,他用脚娴熟地戴上发带,确定好第一条基准线,把发带以下头发剃到最短。
然后确定第二条基准线,剃到次短;
接着再调整第三条基准线,加上卡尺,剪出第三个层次。
再换卡尺,修剪和头顶之间的过度。
最后,把各个层次间的过度模糊掉。
一个新学的渐变发型就剪出来了。
他不是专业当理发师,属于现学现卖的那种。
但整个用脚理发的过程,丝毫不亚于专业理发师。
许多网友,其中不乏专业理发师,纷纷留言点赞:
太厉害了,这脚直接当手用了;
你怎么什么都会;
我这剃头匠不得不服;
我是专业理发师,玩视频5年,你是第一个让我主动点赞的……
其实,这只是他生活中的冰山一角。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真正优秀的人,哪里都优秀。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esazefnc_qpg5.webp)
(杨孟衡)
他叫杨孟衡,妥妥的牛人一个。
失去双臂的他,用脚书写了不凡的生命篇章。
他爱好广泛,书法作品获得过全国大奖。
钢琴弹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优美动听。
同时,他还是一名运动健将。
跆拳道、足球、田径、游泳,样样精通。
更为传奇的是,他是从学渣逆袭成超级学霸,最终剑桥硕士毕业。
如今,他回国创业,正在搞教育培训。
他凭啥这么牛?
32岁的他,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可谓历尽沧桑。
在他看来,再大的成绩,都属于过去。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重来,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到现在。
人生艰难,不容假设。
苦未尽,收获甘甜仍需努力,这是人生常态。
老天收走了他的双手
1990年,杨孟衡出生在云南宜良。
他原名叫杨黎,父母都是乡村教师,骨子里充满对知识的向往和崇拜。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有所成,这也是普天下父母的愿望。
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杨孟衡在封闭的校园中长大。
在父母的呵护下,他一路顺利成长,度过无忧无虑的6年时光。
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把全家人拉进噩梦的深渊。
一个周末的早上,父母去上课了,把他留在家里。
杨孟衡起床后,觉得无聊,便跑到学校外面玩。
在村头有条河,河边的农田里矗立着一个东西。
那是个变压器,旁边没有防护栏,也没有任何安全标识。
那时的杨孟衡才7岁,年少不懂事,对外界充满好奇心。
他看到变压器上面有个白色瓷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看上去很漂亮。
他想拿下那个瓷瓶,于是迫不及待地走近变压器。
刚伸出手的一瞬间,突然一股巨大的吸力,把他吸上去。
一团火花后,他失去意识。
他被10万伏电压击中!生命堪忧!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jiazmbir_4i6o.webp)
(杨孟衡小时候的照片)
当他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双臂已被烧焦。
医生拿着刀,在他的右臂上一直划,但杨孟衡没有任何感觉。
没有感觉,才是最可怕的感觉!
直到露出骨头,一切组织都被烧坏了。
医生说,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想要保命,双臂要高位截肢。
7岁的他,不懂得什么是高位截肢,又意味着什么?
直到有一天,他才明白了。
那天,他能下地了,结果,刚走了几步,他便重重摔倒在地。
正常人摔倒,可以用手去支撑去保护,而他没有手,只能脸朝地。
当时,他的脸上磕出一条大大的伤口,血流不止。
父亲赶紧带他去医院,缝了4针。
直到现在,他的脸上还留有伤疤。
失去双手,无法掌握平衡,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这只是他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画面。
杨孟衡说,类似不顺利的事情,如果讲起来,十天十夜都讲不完。
而真正的打击,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
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各种嘲讽甚至欺凌,成了横亘在他面前最大的坎儿。
那时,男生们喜欢看武打片,课间休息时总进行“比武”大赛。
没有双手的他,是个异类般的存在。
大家围着他问东问西,时不时有人嘲笑他。
有一天,一个母亲接孩子,她看到杨孟衡后,大声尖叫:“哟,这小孩没手啊?”
紧接着,她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
这样的反面教材,今天听来,是个笑话。
可换位思考一下,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怎么能受得了?
杨孟衡心里很难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甚至,他产生上前踹那位母亲几脚的冲动。
但想归想,这没有用,人必须面对现状。
和杨孟衡一起痛苦的,还有他的父母。
作为教师,他们当年三十多岁,曾经是何等意气风发。
但因为突发的意外,他们被打蒙了,一时陷入迷茫中。
父母担心:
我们不可能在他身边照顾一辈子,以后怎么办?他能靠谁呢?
为了给他打气,鼓励他从新开始,持之以恒做事。
父母给他改了名字:杨孟衡。
妈妈还故作轻松,说:
老天可能要把你的双手收回去了,以后你要靠双脚生活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困难仿佛商量好了一般,不约而至,接踵而来。
又仿佛一道道鸿沟,不可逾越。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tmamujhu_os7p.webp)
(12岁的杨孟衡和父亲)
匪夷所思的生活方式
没有了双手,首先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生活自理。
吃饭,喝水,上厕所,拿东西等很平常的行为,常人能轻而易举完成。
但对杨孟衡来说,却是难以企及的奢望。
起初,父母陪在身边,悉心照料,一切没有那么难。
等到出院后,父母就彻底放手,让他去独立。
试想,习惯了用手的生活,用脚吃饭穿衣有多别扭。
可再别扭,也不能饿肚子,咬着牙也要学。
开始学着用脚吃饭时,不是把饭菜撒一地,就是把碗摔了,经常吃不饱。
父母下狠心,不喂他一口饭,哪怕他天天饿着肚子,日渐消瘦。
为了吃饱饭,杨孟衡脚丫磨出水泡,水泡一破,疼痛难忍。
时间一长,形成一层老茧。
用脚拿筷子吃饭,绝对是个技术活。
熟练之后,杨孟衡能轻而易举用脚夹豆子。
在上厕所的问题上,杨孟衡有多次尿裤子的经历。
父母从不为其所动,父亲更是严厉到苛刻。
一次,父亲把他带到街上的公共厕所,脱下他的裤子就走了。
临走前撂下一句话:
今天你自己想办法,裤子提不上去,你就光着屁股回家。
他尝试在墙壁上蹭,用嘴提,多次失败,多次急得嚎啕大哭。
后来,总算把裤子提好了。
他也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慢慢地,他发现用衣架的钩子可以提上来。
因为衣架太软,有些不方便,他画设计图纸,不断改进。
花了三年多的时间,他发明了一个钩子,穿脱裤子很自如。
洗衣服、打扫卫生、用鼻子在手机上打字……
很多生活中的小事,杨孟衡都通过匪夷所思的方式妥善处理。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ecbjnvhw_rkso.webp)
(失去双臂后,杨孟衡练习用脚吃饭)
学习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大事,杨孟衡将怎样面对?
早在医院时,他就问母亲,我今后用什么写字?
母亲说只能用脚写了,从此,她每天用脚捏着笔,一笔一划做示范。
三个多月后,他们母子都学会了用脚写字。
后来,作为小学生的他,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全国书法大赛的大奖。
他变成了一个正面教材。
许多家长和老师毫不吝啬夸奖:
看,人家用脚写的字,都比你用手写得好。
初中时,因为足球踢得好,他成了足球队的队长。
为了不被人欺负,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杨孟衡每天早上5:30起床,绕县城跑3公里到学校。
看他热爱体育,为体育不惜拼命,父母让10岁的他跟着老师练跑步,做起了运动员。
11岁时,他入选昆明市残疾人田径队,梦想成为残奥会400米冠军。
15岁时,他又成了专业的游泳队员,为征战残奥会做准备,参加全国大赛。
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双臂的杨孟衡是怎么做到的?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其实,这没什么奇怪的。
没有谁规定,生活、学习、运动必须用手来完成。
正如他的父母所言:
你跟别的孩子一样,只是做事情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即便用脚生活,那份应有的尊严也不该丧失。
即便人生道路和别人不一样,但为梦想努力奋斗的脚步也不能停歇。
只是,他再努力,也仅仅是达到别人的起点。
他想获得更大的成功,还有希望吗?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pdcnkork_e0c8.webp)
(杨孟衡在训练跑步)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ysaazdkm_e9h4.webp)
失败后的逆风翻盘
在杨孟衡的人生经历中,运动员生涯是不可抹杀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起初的田径训练中,他每天非常开心,练得特别卖力。
他一练就是4年,参加省残运会获得不错的成绩,后来还进了省队。
正当他踌躇满志时,老天爷开了一次玩笑。
国际田径规则进行改制,他原本的田径项目被取消。
冠军梦才刚开始,便被扼杀在摇篮中,以失败结束。
来不及抱怨命运,他从陆地赛场转战到泳池,改练游泳。
零基础学游泳,加上没有双手,困难可想而知。
他每天要在水里游7个小时,呛水是家常便饭,累到趴在游泳池爬不起来。
为了增强体能,他捆上30斤的石头,每天练习1000多个仰卧起坐。
17岁时,机会再次降临,他获得第七届全国残运会参赛资格。
如果获得好成绩,他就可以在2008年的残奥会亮相。
他渴望破茧成蝶的那一天,疯狂加大训练强度。
结果物极必反,他的脚受伤了,肿块又黑又硬。
一个月后,他带伤参赛,拿了个全国第六的成绩,以1秒之差未能晋级残奥会。
回忆起那段经历,杨孟衡异常幽默:冬天不想下水,教练就一脚踹下去。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tuevalzq_yld2.webp)
(2006年,杨孟衡游泳训练)
他最大的收获是练出了8块腹肌,虽然穿衣显瘦,但脱衣有肉。
苦中作乐,含笑的外表背后都是泪。
因为身体原因,他不可能再有突破。
教练劝他退役,他心中不舍,甚至给教练下跪,但最终还是含泪离开。
从10岁到17岁,7年的运动员生涯,冠军梦一一破灭,还落得一身伤。
杨孟衡非常失落,退役后有段时间,天天在家看韩剧。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历经坎坷的路,让他学会不轻言放弃。
在父亲的鼓励下,他重回离开7年的校园,选择从高一开始学习。
以前学的知识早交给老师了,一切得重新再来。
第一次月考,全年级800人,他倒数第三名,英语仅有20分。
看着可怜的成绩单,杨孟衡深受打击,难道自己读书也不行,又得放弃?
他不愿重蹈用残疾身体博取别人同情的覆辙。
他想做个真正的强者,用斗志换取别人的尊重。
哪里弱就补哪里。
他拼命追赶,每天六点起,十二点睡。
上厕所背单词,吃饭背单词,见缝插针学习。
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就翻看初中的课本,不断提问思考。
别人吃饭睡觉的时间,他推演老师板书时的解题过程。
半年后,他成了年级响当当的正数第三,英语成绩跃升为120分。
2010年,20岁的杨孟衡以594分的成绩,成为宜良县文科状元,云南省排名57。
随后,他被中山大学录取。
这是他人生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也是尝尽失败后,从学渣到学霸的一次逆风大翻盘。
在大学里,面对高手如云的同学,他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
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一本书——《无翼也飞翔》,顺利出版,引起强烈反响。
他的经历作为励志教材,被中大档案馆收藏。
毕业时,他以优秀校友代表的身份,发表致辞。
为了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很多同学选择出国留学深造。
杨孟衡也心之向往,跃跃欲试。
但听说父亲要卖掉家里的房子,供他留学时,他打了退堂鼓。
多年来,父母在他身上付出太多,他都记在心里。
尤其是,父亲为他遭电击的事情,曾打了10多年官司。
有段时间,父亲整夜睡不着觉,痛苦失眠。
第二天,还得打起精神,去工作去应对生活的琐碎。
于是,他把留学梦深埋在心里,决心用自己的努力,赚取留学费用。
他接受学校的保送,去云南大学读研。
在读研过程中,他的第二本书《心若骄阳》出版。
他还多次受邀到学校演讲,特殊的人生经历,激励许多孩子不畏辛苦,奋发努力。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他有了经济来源,渐渐积攒了足够的留学资金。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努力到最后,总不会被辜负。
2016年,杨孟衡终于如愿以偿,被剑桥大学教育哲学硕士专业录取。
在剑桥大学,学霸一抓一大把,从农村出来的他,时刻被吊打。
他自称是“小镇做题家”,但他没被自己的小镇出身限制。
他一次次鼓起勇气,站上讲台演讲,参加各种聚会。
学业压力大时,他就泡在图书馆,看论文到凌晨4点,没日没夜地学习。
在异国他乡,他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他在剑桥毕业的视频,获得全网180多万的点赞。
视频中的他,迈着矫健的步伐,露出自信的笑容,和众多校友走向毕业礼堂。
他的笑容和气质,感染了众多网友。
有人夜里寻路,有人光里重生。
他就属于两者兼之的人。
在漫漫长夜中,他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发出自己的光,涅槃重生。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hfdvqvgq_m05e.webp)
(杨孟衡在剑桥大学)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hwmiuxlr_aklw.webp)
阳光正好,无翼也翱翔
杨孟衡说,自己虽然遭受不少打击,遭遇不幸。
但他又是幸运的。
他遇到了有远见的父母、一起奋进的同学,还有知心的爱人。
2018年,杨孟衡剑桥大学毕业后,回国找工作。
他清楚地记得,他向一所高校投递了简历。
初选通过后,杨孟衡向招生老师说了自己的特殊情况。
老师说,这个应该问题不大,他给领导汇报后再定。
过了几天,老师给他打电话,难为情地说:“领导说你这个情况,不方便操作电脑。”
用这样的理由委婉拒绝他,杨孟衡哭笑不得。
不方便操作电脑?那我又是如何上大学读完研究生呢?
后来,他在另一所大学找到英语老师的工作。
2020年,他辞职创业,做起喜欢的教育培训。
他通过励志演讲、自我培训管理、组织夏令营,帮助许多人实现人生价值。
因为表现突出,他还获得创业大赛大奖。
这两年受疫情、双减政策影响,教育培训发展受限。
他不断调整,把励志演讲和培训搬到线上,也尝试做新媒体。
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妻子杨楠的爱情故事。
杨孟衡曾说过:
别的男生用手牵着女朋友的手,但我用心牵着女朋友的心。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xqiaewpf_eb2q.webp)
(杨孟衡和妻子杨楠高中时合照)
两人是高中同学,杨楠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阳光自信。
高中毕业时,两人有了第一张合影。
大一时,杨孟衡第一次给杨楠送了鲜花。
毕业后,杨楠选择就业,在广州的一家银行工作。
而杨孟衡在云南大学读研究生,并且开始创业。
两人开始漫长的异地恋,只有在假期时,才能短暂相聚。
看到杨孟衡一个人创业太辛苦,她主动辞职,陪他一起创业。
在杨孟衡决定出国留学时,她也收到华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为了照顾杨孟衡在国外的生活,她最终放弃自己的学业,选择了陪读。
因为她的签证被拒,杨孟衡只身一人先到剑桥。
从异地恋到异国恋,两人的感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急剧升温。
杨孟衡每天和她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他制作的“杨式黑暗料理”。
她总是担心他吃不好,变着法提醒他及时吃饭。
好在5个月后,她的签证也办下来,到剑桥陪读的愿望得以实现。
2018年,杨孟衡剑桥毕业后,两人结婚了。
2021年10月,他们生下自己的孩子,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
当了父亲后的杨孟衡,更深刻体会到生养的不容易,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如果他处在父亲当年的位置上,他肯定做不到那么好。
杨孟衡说,他想给妻子和孩子更好的生活,同时好好孝敬父母。
成家后的他,感受到家的温暖时,更多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目前的困难,和多年前的困难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大学时,他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走过150个城市,做过300多场演讲。
如今,他希望自己在不惑之年前,读完博士,有更清晰的人生规划。
我们相信,未来,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他依然可以自由翱翔。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xrqponbi_yy5r.webp)
(杨孟衡上网)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guzhtjnl_buqi.webp)
天赋就是持续不断地忍耐
杨孟衡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太多世态炎凉,也曾心灰意冷。
他家附近有个健身房,一天,他去办健身卡。
开始时,服务小哥很热情,给他介绍各种服务项目。
这时,杨孟衡发现,旁边有个人一直在偷瞄他。
不一会,那人把服务小哥叫过去。
服务小哥再回来时,态度变了,他告诉杨孟衡,不能给他办健身卡。
在杨孟衡的追问下,服务小哥告诉他,这是他们店长的意思。
而那个一直偷瞄杨孟衡的人就是店长。
杨孟衡明白了,店长看他的情况,怕他损坏健身器材。
更重要的是,他万一出个意外,店里也承担不起。
杨孟衡上前质问:“为什么不给我办卡?”
店长回答:“我们拒绝客户不需要任何理由。”
杨孟衡开始较劲,他厚着脸皮,把店长和店里的人请到游泳池边。
他给他们展示了自己的游泳技术,当场震惊了众人。
店长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你可以办卡了。
杨孟衡拒绝了。
他只是想证明自己有能力,不让他小瞧。
越是世态炎凉,越要坚强,越要努力向上。
当然,他遇到的好人也很多,这是社会主流。
从专业运动员,到高考状元,从高考状元到剑桥硕士,从剑桥硕士到自由创业者。
杨孟衡的角色不断转换,那颗不服输的心脏也越来越强大。
未经磨砺的灵魂没有深度,没有风暴的海洋只是池塘。
如今32岁的他,一路跋山涉水,艰难走过。
他始终信奉一句话:天赋就是持续不断地忍耐,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一个人群中耀眼的男孩,都是踩着刀尖过来的。
只要不放弃,不抛弃,天不会一直黑下去,你也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光。
对于杨孟衡,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https://img.shuduke.com/static_img/dfzx/ecms/image/20240724/eihimjnw_6b4q.webp)
(杨孟衡参加剑桥毕业典礼)
热门相关:腹黑boss霸宠:逃妻,吻我 娇妻在上,蜜蜜宠! 爆萌宠妃:邪帝,要抱抱 娇妻太甜:禁欲总裁,别太急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